小时候几乎不用人教,我们就喜欢“跑”给父母追;进了学校,运动会上的竞赛多以“跑步”为主,教师也会利用“跑步”来测验学生的运动能力;服兵役阶段,更有规定要在多少时间内“跑”完3000公尺;直至出社会,不少人的运动习惯也是“跑步”。
由此可见,跑步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运动!
只不过,部分人常会因为对某件事情习惯,进而忽略它本身应当遵守的规范。简单来说,我们因为从小到大都脱离不了跑步,认为自己很能掌握这样的技能,以至于时常忘记跑步也可以是种“有强度”的运动,直接忽略“热身”,提高不少受伤风险。

“想要降低受伤机率,充足热身是不可避免的”这个道理的确人人都懂,但要“做什么样的热身”又会是另个问题了!
过去我们学到的热身方式多以“静态伸展”为主,也就是在原地拉腿筋、绕绕手臂腰部和脚踝,加上观察运动场周围,大家似乎都这么做,模仿起来也不觉得怪。
然而,比起“静态伸展”的热身方式,各位其实有更好的选择,也就是在静态伸展前,先执行“动态热身”,待动态热身结束,感觉有些肌肉需要特别再伸展,到时候再进行即可。

东东认为“动态热身”与“静态伸展”最大的不同就在于“能否提高身体温度”,很多时候运动伤害是来自“身体还没热开”,“热开”实际上就包含“提高身体温度”的含意。
一旦我们的身体温度提升,流经各部位肌群的血液顺畅起来,要执行较剧烈的运动,就比较不会感到僵硬,尤其现在的气候寒冷,运动前若没有确实“热”起来,表现多少会打折扣。

那么跑步前可以做什么“动态热身”呢?东东参考Runnersworld.com推荐的5个热身动作并确实操作后,觉得适合分享给各位,以下是详细的动作解说。
1.单腿摆荡
跑步是两脚不断交替支撑、运动的过程,因此除了下肢肌力需要一并提升外,单脚的稳定度同样需要锻炼,而“单腿抬高”可以帮助我们在动态热身时唤醒稳定度,并加强下肢的肢体活动范围,活动到大腿前后侧及臀部肌群。
先是两脚站立与肩同宽,单脚抬起,想像整条腿像时钟的钟摆一样,自然、来回摆荡。
除了前后摆荡,也可以左右摆荡。
2.小腿侧踢
小腿在跑步过程中会协助“推蹬”,肌肉虽然不是大块,却是前进的重要帮手,也是时常发生“抽筋”的部位,因此,在热身阶段也不能忘记它。
一样两脚站立与肩同宽,单脚往侧边抬起,并且带点速度。
3.单脚踢屁股
为平衡身体及肌肉的活动,做完向前也不要忘记向后的动态热身。
两脚站立与肩同宽,维持自然站姿。
单脚后踢,让脚跟碰到屁股,再回到预备姿势。
4.脚踝活动
大至腿部肌群、小至脚踝活动,跑步需要身体多处至大至小的部位配合,适当的热身方式还可使脚踝维持良好的活动度。
面对墙壁,双脚一前一后(前脚确实踏紧地面,后脚可颠起),将膝盖向前推,过程不让前脚脚地板离开地面。
5.全身练习
确实活动腿、臀、小腿、脚踝后,再来就是活动最重要的躯干,可以运用在待会跑步的身体活动上。
首先单脚抬起、躯干向前倾直到与地面平行。
过程尽量维持身体稳定,不要急着做完动作,让热身不确实。
*以上所有动作都是单边做10次,各执行3组。过程中保持呼吸顺畅,并尽量维持一定的节奏感。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