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节进入秋季,凉爽的天候很适合来场路跑。随着“路跑季”陆续展开,不少人已蓄势待发,期望在今年的赛事留下好成绩。这当中肯定有富有经验的好手,及初生之犊不畏距离的新手。
对于经验丰富的跑者来说,他们可能是有计划性的锁定几场赛事,专心一致的追求目标。相较之下,也会有初尝跑步好滋味的新人,决定找场赛事来完成人生的其中一块拼图“全马”。

东东非常肯定跑步可以认识自己、提升自信心的经验,可是这不代表所有人都能从此大胆挑战全程马拉松,因为42.195公里考验的不只是脚程,心理状态更是能否支持下去的关键。
确切地说,我们认为在身、心理都还没有准备好之前,不适合参加全程马拉松,尤其全程马拉松对身体的损伤不小。详细部分将在以下说明,跑者们也可以借此缓下脚步,重新设定。

理由1 训练不充足
马拉松虽然是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,可是跑完42公里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却相当庞大,恢复的时间可能要长达一周,更不用说赛前准备及整个比赛过程有多艰钜了。如果没有良好的肌力与体能,即便是中低强度也很有可能受伤。
通常选手备赛马拉松所需的时间大概是2个月,一般人、新手则可能需要4个月的赛前训练。训练除了有完善的课表,循序渐进地增加里程数,也需要重量训练介入,并且能在参加全马前已累积一些半马、习惯比赛节奏的经验。
如果各位是认真的想要一圆“完成全马”的梦想,尽量不要自己跟着感觉跑、随意乱练。可以加入跑步班、路跑团,有专业教练指导、有固定的练习时间、配合肌力训练、完整的热身收操等流程,比较能够建立正确的跑步习惯,并有计划地接近目标。

理由2 太多目标
训练不充足可能是新手暂不适合挑战全马的因素;相对比较有经验的跑者,则可能落入替自己设定太多目标的情况。特别是过去有突破的经验,就会密集的设定目标,强迫自己达到。
人体非机器;设定太过密集的目标易造成身心疲惫,也会让你没有时间调整自己,跑步可能变得不再单纯,反倒成了一直赶目标(还可能达不到)的差事,失去挑战马拉松的美意。
如果发现自己把目标、比赛订得很没弹性,先是不建议你挑战马拉松。最好是缓下脚步,重新检视目标的意义,把实在的目标留下即可。

理由3 赶流行
看到朋友完赛打卡好像很酷?好多人都可以跑完,我应该也可以?大家都说完成马拉松是人生必做,好像可以尝试?如果是为了赶流行而跑,可能也不太适合现在就挑战全马。
马拉松是一种运动,并不是流行趋势或产物。有健康的身体、良好的心态、完整的计划、充足的准备、正确的观念,才能尽量避免伤害或是热情退却,让运动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份。

在一窝蜂跟随路跑热的同时,有时可以停下脚步思考,自己为什么而跑、设定了什么目标、如何加强训练,相信在较正确的观念下准备,全马可以跑得具有意义,也更能确保身体的健康与安全。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