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次跟大家讨论过,呼吸不只是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,在运动时吸得深浅与每次进到胸廓的气量,都有影响运动表现的可能。
姑且不论你是喜欢从事有氧运动,还是偏好重量训练,在这些运动的过程中,呼吸是多么自然的事。理所当然地,呼吸肌肉的锻炼也应该获得重视。
有趣的是,这些呼吸肌肉并不像某些肌群可以让我们控制得宜,需要借由正确的呼吸方式,或是利用器材辅助,强化呼吸肌的功能、加强呼吸肌感受。

方法一 运动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“前一天参加路跑活动(或是进行有氧运动),隔天身体两侧、全身躯干非常酸”的经验?
这现象除了是太久没运动所造成的延迟性肌肉酸痛外,有一部分也可能是因为呼吸肌经过剧烈运动,不断被拉扯后形成的不适感。
所以,如果想要降低这样的情况,不妨在一周内安排2-3次的有氧运动,增加呼吸肌大幅活动的机会,不仅直接锻炼心肺适能,还能间接训练呼吸肌!

假设你是不喜欢有氧运动的人,其实也可以利用高强度的间歇训练,提高呼吸肌的运动强度,间接训练呼吸肌。
原因是,越提高间歇训练的强度,便能逼迫你不断透过喘气来增加换气速度,这时除了能加快肺部交换气体,横膈等呼吸肌肉也会在训练过程中不停活动。
方法二 腹式呼吸
相较于胸式呼吸,腹式呼吸讲求深度及效率。主动地深呼吸,能帮助稳定情绪、压力舒缓、释放焦虑及放松等。此外,腹式呼吸会迫使你更专注呼吸,多少能加强到呼吸肌。
操作方式如下:
仰卧,小腿屈膝放松,一手放在腹部上、一手放胸口。鼻子吸气时,感觉胸部不动,腹部则要鼓起来;用口吐气,数五秒慢慢把气吐光,腹部感觉慢慢下沉。
或是采趴卧、坐在椅子上进行也可以。吸气感觉腹部隆起,往地板顶的感觉;吐气一样数五秒,慢慢把气吐光。
建议大家每天可花3-5分钟练习,感受呼吸深度及横膈的活动。在热身与收操时,逐渐带入腹式呼吸,同时能做好放松及训练两件事!
方法三 呼吸训练器
有着“呼吸肌哑铃”称号,呼吸训练器是针对训练呼吸肌所研发的器材,以科学化的训练方式,能直接训练你的呼吸肌肉,完全冲着呼吸肌来的!
其概念有点像用吸管喝饮料,但可惜的是吸管的口径有限,空气很容易外漏,训练的阻力也远远不够呼吸肌肉所需。这对有运动及训练需求的人来说,训练效果可说是相当有限。

相反地,呼吸训练器能依据呼吸肌肉的强度,施予不同阻力。透过抗阻,你越是想吸到更多空气,就必须用到更多呼吸肌的力量。呼吸训练器正是借由不断调整阻力等级、循序渐进地练习,以“重训的概念”增进呼吸肌肉的强度与韧性。
有了训练有素的呼吸肌肉、习得正确的呼吸方式、提升呼吸效率,我想这些训练成果在运动表现、维持心肺适能或是日常生活中,能不等程度地改善,甚至是有突破的可能性存在。但前提就是要积极地锻炼啰!
说了这么多,你会发现训练呼吸的方法算多,不过要进行呼吸训练还是有点限制!如果本身患有气喘、肺部或呼吸相关疾病,在运动项目及强度的选择上、使用腹式呼吸及呼吸训练器前,一定要跟医生讨论并获得认可,避免发生危险。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