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论是偏爱跑步、喜爱游泳、热爱自行车、还是酷爱球类运动的你,或许都曾遇过以下这些问题:
“跑步时,想加快速度却无法迈开步伐...”
“自由式划手进入水中后,肩膀要再进行更多延伸,怎么感觉施展不开...?”
“骑乘自行车的途中,髋骨启动、下踩踏板、推动膝盖...各种卡!”
这类“紧绷”、“绑手绑脚”的感觉,有时会影响我们的运动表现,如果这种情况未获得改善,长时间累积下来,则可能产生运动的挫败感,连带地降低大家参与运动的意愿。
事实上,“动作不顺”的问题或许并不只是热身不足,因为根据美国骨科运动医学学会(AOSSM)医学博士Stephen J. Nicholas的研究指出:“导致动作无法顺利延展的原因,也许是身体关节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”。
换句话说,就是“柔软度不佳”。

柔软度的好坏和关节的灵活程度成正比。而影响关节活动的因素有很多,包括关节形状、韧带与肌腱的弹性、肌肉长度等等。
以先天条件来看,每个人几乎都差不多,但若想再加强柔软度,增进关节的活动范围,“伸展”会是最好的办法。
通常我们对伸展的印象大概停留在拉筋、热身等等,不过根据使用时机及动作幅度的不同,伸展其实又可分为两种:
一种是常被用作运动前热身的“动态伸展”。
另一种则是适合在运动完后进行的“静态伸展”。

动态伸展:
是透过动态的动作,改善关节活动的幅度。一般来说,动态伸展的动作都较大且速度偏快。实施后,除了能减少运动时肌肉拉伤的机会,对提升运动表现也有很大的帮助,像是短跑选手会在赛前利用马克操做伸展。
静态伸展:
相较之下,将肌肉及关节延展开,并维持一段时间,然后再慢慢复原,动作较为缓和、缓慢的则称为静态伸展。静态伸展利于改善身体的灵活度,舒缓神经肌紧张与下背疼痛,而且不管是运动后收操,还是平常闲来无事,都可以进行。
接着,东东教大家几个平时也能做的伸展动作,就算没时间运动,在睡前多多伸展,帮助提升睡眠品质、改善关节柔软度,甚至让你的运动表现更完美!

伸展1 颈部

右手绕过头轻碰左耳,将头慢慢地压向右侧,停留约10~15秒,换边。
伸展2 肩胛

右手平举于胸前,左手压住手肘处,停留约10~15秒,换边。
伸展3 髋关节

双腿伸直坐在地面。右腿屈膝并跨过左腿(仍伸直平贴地面)。左手靠着膝盖外侧,身体向右旋转,停留15~30秒,换边。
伸展4 腿后肌

躺平后,双手抱住右膝往胸前靠,左脚仍放平在地面,停留15~30秒后,换边。
伸展5 下背及臀肌

平躺后打开双手,左脚弯曲、膝盖向右横放,停留15~30秒,换边。
在做伸展时,要注意并不是痛到“哀哀叫”才有效果,其实只要感觉肌肉有些微灼热感(紧)即可。
千万别因为太过急躁而过度伸展,以至于关节活动角度突然被拉大、肌肉瞬间被拉长,反而会造成脱臼、肌肉拉伤等后果,那就不妙啦!
另外,针对那些较紧绷的肌肉,请多给他一些时间及次数,每个动作最少伸展10~20秒(静态)、10~15次(动态),并反复2~3组。每周做个3天,少说要进行6周后才看得见明显效果。
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