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邀请朋友一起加入重量训练的过程中,肯定会被“好意拒绝”,以下是东东最常得到的回复:
我已经有在跑步啦!
重训可以不要长太多肌肉吗?你看我小腿
我不会重训那些动作,你要教我吗...
重训的器材看起来好重,我拿不动
可以让我瘦大腿、蝴蝶袖,最好还有个马甲线

众多答案举例不完,相信当下面临各种状况的你,心中亦充满百般无奈。当然,这不能完全怪到对方身上,因为过去大家接受到的重训资讯,确实都跟上述的回复一样:有“误解”和“认知”。
对此,东东想提出另一个想法:或许这已经不是误解:因为有些人其实知道重训可以带来许多好处,却还是迟迟未行动。为什么?我想这跟“认识重训的本质”、“价值观”有更多关联性。
待会我将从本质、价值观出发,结合重训的好处,从另一个角度检视重量训练可以带给众人什么影响,如果你也认同,请不要吝啬将文章分享给“拒绝你好意”的朋友们,让我们为重训尽份心。

肌肉不是健美选手专用
肌肉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组织,且相较脂肪是“好的组织”。经由负重与锻炼,可以逐渐被增强、变大;但相反地,也会因为缺乏训练、受年纪增加影响,逐渐流失。
为什么说肌肉是好的组织呢?第一,肌肉所燃烧的热量高于脂肪,当身体的肌肉组织越多,整体代谢也将更有效率;第二,肌肉还能支配人体活动、做出动作、提供保护等作用。

不管你是上班族、家庭主妇、退休族群、学生,人人都需要肌肉,这里指的“肌肉”并非健美选手身上大块、漂亮、有形的肌肉,而是可以发挥功能、协助你完成生活大小事的肌肉。
举个例子:家庭主妇需要“肌肉”提菜篮、打扫家里;退休族群喜爱种花草、蔬菜,也需要“肌肉”帮助我们在长期弯腰、蹲下时,不会轻易喊腰酸背痛、走几步就喊累。

肌肉是资产
知道每个人都有肌肉(差别在与多寡)后,我习惯将它比喻成身体的资产。试想,如果你在尚可训练的时候尽量地增加“资产”,将来面对老化时是否能“比较有本钱”?
特别是面对老化时,肌肉流失速度惊人,很多人一下即失去行动能力、患有骨质疏松、关节退化等,原以为可以享受的退休生活,却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轻松恣意。
就像我们都有“趁年轻多赚点钱、为退休生活作打算”的观念,若能在年轻时投资自己,透过重训的方式建构肌肉,可以更有效减少“迈入老年,捧着钱去找医生”的机率。

增加肌肉一定要做重训吗?
事实上,从事跑步、游泳、打篮球、自行车等运动,也能增加肌肉组织。不过,与这些运动相比,重量训练的安全性比较高。因为重量训练的动作多在“原地”产生,只要负重拿捏得宜、动作控制得好,产生运动伤害的机率并不大。
再来是重量训练能直接透过负重施予身体重力,这股重力就是能促使肌肉生长的源头。想要找安全又能直接增加肌肉,重量训练确实是值得做的运动。

重量训练的价值
我们都懂得投资保险,给未来的自己一点保障;各位现在投资“做重训”,也是同样道理。想像一下,从现在起每天花一小时做重训,可延缓老化状况,甚至降低一些症状的发生率,这个投资难道不划算吗?
对此,东东有自己得答案,或许你与我的价值观不一样,答案便会不同。加上现在世界凡事都追求快、速成,很多人会“因为看不到立即效果,就感觉没有现在要做的必要”,导致我们错过时间与机会。
等到我们惊觉情况不对时,时间点及症状恐怕也已经不对了!

最后,关于价值观的部分,东东想用某位前辈之前与我提及的话作结为,或许这句话能对某些人起作用:
大伙愿意花2、3千元染头发、弄一颗头,却不见得想投资在重量训练上,而且这些钱还可以让我们出入健身房好几个月呢!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