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你的健身目标是什么,东东想要跟大家分享几个观念,希望能帮助刚加入健身圈的你,减少摸不着头绪、分不清方向,让未来的健身路顺畅些。
观念1 没有速成
生活在什么都讲求快的时代里,其实我们早已失去耐性。很多人误以为练几个礼拜、几个月,即可看到成果;可惜,健身成效最少要以“年”为单位做计算。
因为“肌肉”不好养,需要训练、饮食、睡眠、荷尔蒙等条件构成;一般人要将这几个元素做到位,实属不易。“没有速成”,慢下脚步稳扎稳打的练吧!

观念2 不要忽略任何一部位
通常胸、背、手会是男性朋友“聚焦”的重点部位,东东也看过不少人一进到重训区,就先拿哑铃狂操手臂,更能理解那种想要重点部位赶快成长的急迫。
但应该没有人想要手臂很粗,但下半身很瘦弱吧?站在全身肌肉“均衡”成长的角度,建议各位每个部位一周至少要练1-2次,如果有多余的时间,再拿来加强自己喜欢的部位。
另外,支持全身均衡训练的原因是,当有越多、更大的肌群被训练到,身体会更积极修复这些肌肉,促使“有利于肌肉生长”的激素分泌,对提升个体的总肌肉量有非常大的益处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不太刻意练手或腹肌,却还是可以看到线条和肌肉形状,可能就是来自“大肌群”、“全身性”训练。

观念3 多做多关节运动
进到健身房后,我们可能会在脑海里规划等一下要做的训练动作,一般建议规划动作时,以“多关节”动作优先(多关节动作是指“动作能训练到多个部位,同时启动数个关节”),结束多关节动作后,再加入“单关节”动作做补强。
举个例子,今天一样是想要锻炼股四头肌(大腿前侧),除了大腿推蹬机(单一部位做腿推),还有更好的动作选择,那就是“深蹲”。一样包含腿推,却可以刺激到核心、臀部、腿的前后侧,相对推蹬机还更强调身体流畅度,整体训练效益更佳。
总而言之,选择动作时,除了选可以锻炼到你想练的肌肉外,也要考虑到整体效益,如果一个动作可以练到的部位多(也就是多关节动作的意思)、效果更好,可优先做。

观念4 不要搞错方向
开始接触健身后,有些人可能会去寻找相关资讯,像东东最常被问到“什么时间点吃东西最好”、“我三餐这样吃可以吗”、“我应该喝哪一种肌酸”、“哪一个品牌的高蛋白比较有用”...。
若你是健身新手,事实上还不用考虑这么多,并不是说这些问题不重要,而是依你现在的能力,能不能在训练时间充分达到效果都还不一定,急着补充肌酸、计较饮食时间,会让你非常累、甚至伤荷包。
你有更重要的课题,那就是学习控制身体、感觉肌肉收缩、尝试其他动作、学习安排训练内容等,千万不要搞错了方向!等到你这些事都做得很好的时候,再来看这些问题,会带给你更大的帮助!
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