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你的训练目的为何,大部分人在安排训练计划时,多会以“固定次数、重复组数”的方式来设计训练菜单。因为这种制定训练内容的方法,不仅通用性强、且方便执行、安全性也较高。
不过,就算训练计划安排得再完美,实行起来肯定也会有些落差。像是有些人可能在最后几组的最后几下,会出现没力的状况,这时可能采用“降重量”或是“休息几秒再补做”,把训练量(Volume)冲足。

通常考量到安全性及要求动作维持稳定,保守的作法会建议“降重量”,把动作做到完整。当然,也是有人会采取休息个3-5秒,调整好再ㄍㄧㄥ个两下。这部分没有绝对对错,毕竟每个人状况都不同。
然而,除了这几种作法外,东东今天则要再介绍另一种安排组数的方法,叫做Cluster Sets。主要能克服有时做不满次数,或是帮助你用更重的重量,达到想要的训练量。

Cluster Sets是将大组数再拆成小组的训练方法,好处是能够让你举的更重,而且训练量跟平时设定的一样。甚至有时候我们会为了冲满次数,导致姿势跑掉,但Cluster Sets却能帮助你保持一定的姿势水准。
举个例子
同样是卧推,一般可能设定成60公斤、8下、4组;Cluster Sets则是会设计成4*(2+2+2+2)。前面的4代表4大组,括弧里的2代表2下,每个2之间休息10-30秒,每个大组间则可以休息2-3分钟。
注:休息是把杠铃放回原位,并非在原姿势休息。
理论上,经过小组的短时间休息,你在操作时能更好维持训练品质,有些人也能举得比原先预定的重量还重。而在训练强度得以维持的原则下,Cluster Sets亦能增强力量与肌肉尺寸,甚至可以能拿来冲破高原期。
另外补充,并不是所有的Cluster Sets都要拆成上述例子中的2下。你也可以分成 3、4、5下为一小组,休息时间也要记得跟着拉长,以符合Cluster Sets的训练模式。

最后,东东找到Stack.com针对各项需求所安排的Cluster Sets课表,大家可以参考。基本上,训练量与一般我们常做的固定次数与组数相同,但你可以经由拆解的方式,做更重的重量,追求更好的训练效果!
3*(1+1+1)
小组间休息30秒
大组间休息3分钟
建议以6-8RM的重量训练
增加肌力
3*(1+1+1+1+1)
小组间休息30秒
大组间休息2分
建议以4-6RM的重量训练
增加肌肉量
3*(4+4+4)
小组间休息10秒
大组间休息2-3分
建议以10RM的重量训练
注:以上数值仅供参考,并非固定或绝对的训练方式。

话说到底,Cluster Sets算是一种重新组合休息及组数的训练。相较一般的训练模组更为精细,建议大家在训练前可以缜密规画再实行喔!要是你对原本的训练感到乏味,或是想要维护动作品质,更可以来尝试Cluster Sets的训练模式。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