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去年仁川亚运,透过电视转播目睹许多举重好手,在比赛中奋力一搏,夺下奖牌的动人画面吗?
从站定位、提铃、发力、快速连续地将杠铃从地面提起,然后把杠铃从胸上挺直,可以看见选手们各个咬牙切齿、脸爆青筋,这种“爆发力”的展现令人激赏,使电视机前的观众,也随着比赛节奏而感到情绪高涨、热血沸腾!
当然,爆发力的运用不只在举重项目能看见,举凡短跑、拳击、篮球...等运动,都需要爆发力。因此若想要有好的运动表现,无庸置疑地,你势必得多多琢磨在爆发力训练这块。

爆发力的定义是指“在最短时间内,产生最大力量的能力”,是力量(F)与速度(V)的结合(公式:P=F*V)。
换句话说,“爆发力”需要“力量大”及“速度快”这两个条件组成。
如果力量大、速度慢,或是力量小、速度快,则爆发力的表现便无法达到最佳化。所以为了尽可能追求最好的表现,不只要训练力量,同时也要兼顾速度。
但训练爆发力的方法非常多,今天东东就先来谈谈最常见的“增强式训练”,并提供几种练习方式给大家参考。
“增强式训练”(Plyometric Training)或称牵张缩短循环运动(stretch-shortening cycle exercise)。
概念是利用肌群离心收缩(伸展),同时将力量暂时储存在肌肉的弹性及收缩性成分,然后再瞬发性的向心收缩,把能量释放出来。

这种让肌肉产生牵张缩短循环动作的原理,其实是本体感受器“肌梭”(muscle spindle)在作用。当肌肉被用力快速伸展,“肌梭”会为了保护肌肉,引发反射性收缩。
所以,在实施增强式训练时,就必须先透过离心收缩(拉长肌肉)使“肌梭”受到刺激,进一步促使肌群进行反射性的向心收缩。如此一来,反复训练反射的速度,爆发力也会跟着增强。
至于要如何进行增强式训练,我们分别对上肢及下肢做简单介绍。
上肢:弹跳式俯卧撑
动作与传统的俯卧撑一样,差别在于身体向下时,要将上肢力量聚集起来,瞬间用力将身体往上带,再做拍手。

下肢:跳箱
双脚打开与肩同宽,膝盖与脚尖微微向外,指着同一方向。微蹲后,双手后摆向上带,两脚起跳至箱子上。
建议初学者刚开始跳箱时,不要直跳直下,下跳箱先用走的即可,等到习惯动作后,再做连续跳。
保险一些也可以在跳箱上多放个止滑垫来避免从跳箱上摔落或滑倒,或是选择材质较粗糙的跳箱,增加脚底与表面的摩擦力。

做增强式训练的时候要注意一件事,那就是要尽可能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起身,因为这种“暂存的力量”有时间限制。
如果速度太慢会因为时间拖太久让肌肉内张力太强,转而活化“高尔基氏腱器”,导致肌肉放松,反倒会让肌梭反射失效、爆发力训练效益打折。
另外,训练时尽量选择像是草地、PU跑道(或垫子)等有弹性的场地,能帮助你减缓与地面的直接冲击,保护自己,以降低受伤机率。
由于爆发力的训练重质不重量,量多只会造成疲劳,效果会被大打折扣。因此在安排训练的时候,东东会建议初学者,不妨在每次进入主要课表前(暖身后)先做增强式训练(一个动作6~8下,共3组),不用多,一星期加入到练习菜单中2~3次,一次一个动作即可。
等到身体适应获得成长后,可再视个人情况斟酌增加训练强度及组数喔!
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