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前在练大肌肉一定要大重量?的文章中,东东曾根据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(McMaster University)的研究,与大家分享“想要达到肌肥大的效果,不一定要完全落在8-12RM的重量区间内”等实验结果。
不过,其研究的盲点,我们在文末也有补充说明。而且该篇研究的受试者,在参与实验之前,都没有重训的相关经验。如果是在这样的前提下,接受10周的训练,尽管负重不同,对身体都是新刺激,肌肉皆有成长的结果并不意外!

然而,为排除没接受过训练的条件,便有学者找来有重量训练经验的年轻男子进行研究;后来发现,不论是用低负荷或高负荷训练,都能产生肌肥大的效果,甚至差异不大。以下,欢迎参考研究内容。
研究目的:比较低负荷与高负荷训练,在这些训练有素的受试者上,有什么差别?
受试者:找来18位有数年训练经验的男生,根据他们的肌力进行随机分组。
实验方法:低负荷组设定的反复次数为25-35下,高负荷组则是8-12下。两组人马每周会进行3次训练(不连续),每次训练一共有7个动作,每个动作3组;实验一共进行8周。
结果:8周之后,研究人员分别针对屈肘、伸肘、股四头等肌群,进行肌肥大程度的比较;最大肌力是以深蹲及卧推为主,肌耐力的部分,则是以1RM重量的50%,做卧推至力竭来测验。
低负荷 | 高负荷 | |
屈肘肌群 | 8.6% | 5.3% |
伸肘肌群 | 5.2% | 6.0% |
股四头肌 | 9.5% | 9.3% |
最大肌力
低负荷 | 高负荷 | |
深蹲 | 8.8% | 19.6% |
卧推 | 2.0% | 6.5% |
低负荷 | 高负荷 | |
卧推(1RM重量的50%) | 16.6% | -1.2% |
由上述的表格(研究结果)可得知,不管是低负荷、高负荷,都能带来肌肥大的结果。但最大肌力与肌耐力的部分,还是得分别透过高负荷及低负荷的训练方式,来达到训练的最终目的。

这样的结果是不是非常有趣呢?特别是此研究的对象,还都是训练有素的人,在某种程度上,算是打破“以往谈论肌肥大的训练,通常都会建议反复次数落在8-12下为佳”的概念!
:那是不是代表我以后用低负荷来训练肌肥大就好?
根据研究结果,低负荷的练法并无不妥,但试想,如果每个动作要重复25-35下,训练的总时间有可能会被拉长。况且这种偏向肌耐力的练法,也在考验身体耐乳酸的能力,只要训练的动作一多,其酸痛的程度…(嗯,请自行想像)。
当然,针对时间、生理适应及效益等层面,每个人考虑的重点及需求都不同。比起一直比较、找出绝对的作法,东东会建议大家在对的原则下,尽量尝试不同训练模式,摸索久了自然会有一套你的训练法则!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