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的过程中,补充水份是一项重要工作,但很多人却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,反而喜欢在运动完后才喝水。
听到的理由不外乎:“不会渴”“肚子会胀”“我还好(没有不舒服)”“不想喝”“没有习惯”...等等,各式各样都有。
有趣的是,部分没喝水习惯的人,甚至发觉这样做一点也不影响运动表现,因此他们步照跑、泳照游、球照打,但水...照样不喝!
“反正不喝也没差阿!?”继续追赶跑跳,样样都来!
如果你也是这样想法的话...小心,没有状况不代表风险零。
确实,由于每个人在运动过程中流汗的程度不同(也就是流失的水量不同),有些人是可以在不摄取任何水份的前提下完成“高强度”运动,却不会出现因脱水而造成运动表现低下的情形。
但重点是,为什么要让运动过程更艰难呢?
更进一步说,为什么要让自己暴露在脱水、中暑、热衰竭的风险之中,甚至还将危险发生的机率提高呢?
这样做一点好处都没有!(研究还发现仅是微小的含水量变少,都能减弱你的运动表现)
其实稍微简单思考一下就能理解其中的原因。
我们知道,运动过程中,身体为了排除多馀的热量,会透过流汗来快速调节体温,这个行动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损耗体内所含有的水份。同时我们也了解,人体中营养与废物的代谢都有赖血液来传输,而血液中则含有丰富的水份(约一半为水。以血浆来计算的话,水所占的比例更高达90%)。
显而易见地,若此时体内大量流失水份,血浆容量将因此低落、血液将因此变得浓稠,这会导致血流速度下降、血压降低、营养与废物代谢速度变慢。(但可别忘了,你仍旧在剧烈运动之中!)
接着身体为了维持一定的能量供给,迫使心脏加强运作来增加血流速度(心跳加快);紧跟着流动到皮肤的血液量减少,散热受阻,体温无处宣泄,持续攀升。
最后,身体超越负荷,轻则运动表现下降(或产生轻微头晕、疲劳、?心等症状),严重点则可能发生热衰竭、热中暑…
看到这,是否意识到补充水分的重要性了呢?
此外,还要注意到,当这些症状发生时,表示你已经损失自己体重2%以上的水份。也就是说,当你意识到口渴、疲劳、头晕、或全身发热的时候,其实早就进入到脱水的阶段,这时候再补水,回复效果已打上好几折(但还是要喝)。
所以运动过程中,随时随地都要准备补充水份,尽可能让自己不要进入脱水状态;当然啰,物极则必反,单次过度的饮水也会让肠胃负担过重,容易造成身体不适,反而不利接下来的运动。
以下还有几项关于运动与补充水份的问与答,给大家做个参考。
该怎幺喝?要喝水还是运动饮料?
最好的方式,是一有休息时间,约每隔15分钟,就小饮个两三口,大约100~150cc,即使不渴也要喝一点;若运动时间过长(超过一小时),则可将水改成运动饮料,除了补充水以外,也能补充流失的盐分与能量。(参考补充水份小技巧)
不过呢,因为流汗的个体差异性极大,所以实际的喝水量也会因人而异。
运动中途都没休息时间怎办?
如果要经历长时间运动而没办法补充水份的话,那么你可以在开始运动前30分钟先喝个300~400cc的水,预先储备待会要流失的量,来延缓脱水发生的时间。并且在运动完后,大量补回损失的水量。
要怎么知道运动完后该喝多少水?
你可以在运动前、后分别量测体重来得知。例如:运动前我的体重是60公斤,运动后是58公斤,那么运动完后你就得喝足2公升的水来补回失去的水份,因为运动前后体重的差距,几乎全等于你所损失的水份。
能用其他饮料取代水吗?
最好的饮料就是水,至多选择运动饮料,其馀的饮品都不适合拿来做补充水份的选择。若喝到含咖啡因的饮料,反而因利尿效应,没办法补充水份,得喝更多的水。
最后,再次提醒,运动过程中补充水份是相当重要的事,尤其是在炎炎的夏日中,可别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呐!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