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年纪越大越不想起身动吃动。”
“啊不,吃倒是还行,动就免了”
“饶了我吧!”
这大概是多数上了年纪的人的心声。其实老了不想动是生物界中的自然现象,研究显示不仅人类、其他动物在年龄越来越大时,他们的活动量也会趋于下降,并且降低应付激烈活动的能力(俗称退化)。
至于是纯粹老化导致退化现象?还是因为停止活动所造成的恶性循环?目前仍有待研究证明。
但唯一能肯定的是,“运动”不分男女、不分老少,任何时刻开始都绝对有益健康,而且还能减缓你的退化现象、延长你的“自主状态”(自理生活)。
所以如果你想拥有久一点的彩色人生,那还是起来动一动吧!

英国伦敦大学流行病与大众健康学系的一项纵向统计研究显示,即便是超过60岁的年长者,只要进行“适当运动”就能避免忧郁症、老年痴呆、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如:心脏病、癌症、糖尿病。
在这份报告中,他们邀请了3454名平均年龄64岁(从研究开始时的岁数)的年长者进行追踪,从2002-03年开始,每两年进行一次运动状况回报,一直进行至2010-11年,总计8年。同时,他们对本来就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健康监控,并交叉比对。
最后研究人员发现,运动能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机率最高达7倍之多(与不运动者相比),而且即使是从来没有运动习惯的长者,也能有同样效果。该研究的主要作者Mark Hamer就说:“运动永远不嫌晚”

“运动能带来的好处其实大家都知道。”美国纽约朗格尼医学中心(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)的营养学及运动生理学家Samantha Heller说,“规律的运动能避免癌症、心脏疾病、糖尿病及忧虑症这类慢性疾病。”
“这份统计结果告诉我们一个重要讯息,那就是用年龄来当不运动的借口是行不通的,因为再晚起步都能有效改善身体健康。”Heller说。“只不过我们却面临一个极大的困难,那就是很难说服没有运动习惯的长者加入运动的行列。”
“所以我们希望年长者的家人与朋友能适时鼓励他们!或许陪伴他们一起做运动或邀请他们参与舞蹈课、瑜珈等团体活动都会是个不错的方法。”
心理上也能提供一定的慰藉。

但是,无运动习惯的高龄人员运动时的风险高于年轻人,所以进行任何运动前最好先和医生确认自己是否适合,尤其是那些已知患有心血管方面等慢性疾病者。
若从来没有运动习惯,最好先花上至少两星期的时间执行低强度低量运动来适应。
不用担心运动强度过低无法达到促进健康的效果,相对于静态生活的人来说,每天只要花上5~10分钟进行“走路”活动,都能改善心血管的状况。也就是说,这短短少少轻轻松松的“运动”,就能强化身体!

虽然年纪增加,各项运动表现会开始递减是不争的事实,但在运动生理的适应上,年长者与中年人或年轻人之间并无明显差异。也就是说,运动所能减缓退化的好处,在目前看来,不论你年纪多大都一样有效。
请登录以参与评论
现在登录